四川省 成都市 白羊座
发消息 写留言
博客等级 | 加载中... |
今日访问 | 加载中... |
总访问量 | 加载中... |
最后登录 | 加载中... |
2009-2-13 15:43:10 阅读1536 评论7 132009/02 Feb13
2009-3-9 11:10:05 阅读1314 评论12 92009/03 Mar9
作为明代最杰出的阁臣,张居正真正的悲剧在于:他没有宰相的名份,然而在责任上,皇帝和六部臣僚都希望他履行宰相的职责;在权力上,皇帝和六部臣僚又都不会给予和拥护他作为宰相应有的权力。
所以,为了不变成一只风箱里两头受气的耗子,张居正不得不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孤注一掷。
文/谌旭彬
叶首辅的牢骚
1609年12月,大明朝唯一的阁臣叶向高心情极度郁闷,在给万历皇帝的奏章里大发牢骚。
叶首辅说,朝廷诸臣都纷纷写折子归罪于我,轻的要求我辞职,重的要求我以死谢罪。所有的怨恨,都聚焦在我孱弱的身躯上。我即便是铁铸石雕,恐怕也要被销融 掉。如今祸乱还没有
2009-3-6 11:02:24 阅读1028 评论9 62009/03 Mar6
终其一生,清官海瑞都不自觉地为朱元璋的阴魂所操控。时隔两百年,龙驭归天的洪武皇帝再次找到了他在帝国的代言人,只可惜,相对于他最初的设计,帝国早已是面目全非。
文/谌旭彬
尊祖制,做个好校长
嘉靖三十四年(1555年),海瑞在福建南平县当县教育局局长,同时还兼任着本县公立学校的校长。这是海瑞的第一份官职。这位从海南岛的荒蛮之地走出来的小官僚,科举之路屡屡受挫,几十年凿壁穷经,一直没考上大学(进士),只挣回个高中文凭(举人),此时早已年过40。
2009-3-2 10:45:01 阅读2795 评论10 22009/03 Mar2
“片板不许入海”的海禁政策,本意并不是为了阻止倭寇的入侵,而是由于太祖皇帝朱元璋认为,他心目中的静态小农理想社会,完全不必与海外有所交流,交流过多,就破坏了那个“静态”。
所以,海禁不但阻止不了倭寇的入侵,反而断绝了沿海居民的生路。在大群大群的“倭寇”们中间,许多都不过是被迫“下海”的大明王朝子民。
文/柳长街
“倭寇”与汉诗
海雾晓开合,海风森复寒。
衰颜欢薄酒,老眼傲惊湍。
丛市人家近,平沙客路宽。
明朝睛更好,飞翠泼征鞍。
2009-2-24 10:09:02 阅读6178 评论24 242009/02 Feb24
文/丁错
吴晗先生的《朱元璋传》里曾提及朱元璋大兴文字狱,总疑心文字中有 讥讽自己的内容,所以屡屡“以文字疑误杀人”。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杭州教授徐一夔之死。《朱元璋传》里说,杭州教授徐一夔的贺表里有“光天之下,天 生圣人,为世作则”这样几句话,朱元璋读了大怒,说:“‘生’者,僧也,骂我当过和尚;‘光’是剃发,骂我是秃子;‘则’的读音与贼相近,骂我做过贼!” 徐一夔因此就被杀了。
吴晗先生这段描述,出自明代人徐祯卿的《翥胜野闻》,徐祯卿生于1479年, 死于1511年,距朱元璋时代约莫百余年。徐祯卿喜欢搜罗奇闻野史,同时代的人对他的历史功底很不以为然。乾隆
2009-2-20 10:32:17 阅读2534 评论18 202009/02 Feb20
洪武初年,国家有文化的干部资源极端短缺,朱元璋先生高调征召读书人出来做官。江西贵溪县的夏伯启叔侄也在被征召的行列。
中国士大夫素来有庙堂和江湖两种安身立命的选择。居庙堂之高而忧天下,处江湖之远而保其身,都是中国传统士大夫所欣赏的处世态度。夏伯启叔侄遭逢乱世,得以 苟全性命,早已丧失了对庙堂的兴趣,所以并不想出来做官。但朱元璋先生的命令下得很死,不去,绑着、抬着也得去。夏伯启叔侄无奈,只好在规则里找漏洞。残 疾人不能做官,是当时铁打的原则,所以两叔侄一狠心,咬咬牙就把自己左手的大拇指给砍掉了。
本来想着成了残疾人,就不用再出去做官。没想到朱元璋先生却不依不饶,依旧五花大绑把他们绑到京城。
2009-2-16 9:55:14 阅读1777 评论10 162009/02 Feb16
一个理想中的静态的小农社会,是绝对不能容许存在贪污腐败的。朱元璋一生,不屈不挠地与贪污作着你死我活的斗争,但却每次都是孤身冒进,又孤身而退,功亏一篑。在他整个的反贪生涯中,规模庞大的郭桓案,无疑是里程碑式的 事件。在这个事件中,我们看到了朱元璋的道德制高点,看到了他的愤慨与暴怒,但最终,我们没有看到他的理智。
一份超级人头订单
对刽子手这份职业而言,洪武年间是一段难得的黄金时光。他们唯一的客户朱元璋先生手
2009-2-13 16:10:02 阅读9016 评论14 132009/02 Feb13
读朱元璋和他那些农民们的故事,我们不能不感叹:历史原来可以如此地似曾相识,这些500多年前的故事,仿佛就发生在昨天。
文/丁错
大明朝第一农民陈寿六
2009-1-7 11:38:06 阅读28408 评论36 72009/01 Jan7
用GOOGLE搜“萧观音”,可以得到3万个网页,而几乎所有的页面,都重点指向了同一个问题:这个知书达理、美艳动人的大辽皇后,到底有没有出轨?
文/朱湘渝
从前听评书的,后来读武侠的,大都知道萧家在辽国的显赫地位,自契丹人建辽国,辽国的皇帝皆出自耶律家,而皇后,皆出自于萧家。
苏东坡四岁那一年,萧家诞生了一个女婴,取名观音,长大后,品、貌、才三全,并且毫无悬念地嫁给了辽道宗耶律洪基为后,倍受宠爱。萧观音三十六岁那年,大辽宫廷风云突变,一代美后被辽道宗赐死。宫闱深处,到底发生了什么呢?
2009-1-7 11:36:29 阅读1787 评论1 72009/01 Jan7
文/刘珈利
台北阳明山上,有一座“草山行馆”,这是蒋介石的故居。去年4月初,这里发生了一场大火,“草山行馆”全数化成灰烬。阳明山原名叫草山,据说1950年蒋介石在这里修行馆的时候,并不知道这座山叫什么名字,只是觉得这里风景优美,气候宜人,因此就派人在这里建造了一所房子。住了一阵后,他突然想起来问一下这座山叫什么名字,于是有人告诉他,这座山叫草山,蒋介石当时一句话也没说,沉默良久,第二天就卷铺盖搬走了,从此就再也没有去他的“草山行馆”住过。